上海证券报、北部资产公司联合推出
A股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绩效分析
BBA禾银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上市公司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采用BBA定量指标评价标准,进行综合分类汇总后计算出单方面的绩效分数和总绩效分数的一种综合评价体系。
(一)总体偿债能力分析
1、分析数据统计
2、总体偿债能力稍有下降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综合分数为38.91,较2002年下降1.81%,偿债能力稍有下降,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以及资本结构的管理方面基本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在偿债能力中,现金流入负债比和速动比率的变动,是引起偿债能力变化的主要指标。
3、A股上市公司清偿能力优秀排名
(二)总体盈利能力分析
1、分析数据统计
2、总体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企业的经营盈利能力主要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创造利润的能力。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分数为66.98,较上年同期提高3.84%,说明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在优化产品结构和控制成本与费用方面取得了成绩,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获得稳定提高,提请投资者予以关注。在盈利能力中,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率的变动,是引起盈利能力变化的主要指标。
3、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优秀排名
(三)总体经营效率分析
1、分析数据统计
2、总体经营效率基本未变
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是判断企业能否创造更多利润的一种手段,如果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不高,则高利润状态是难以持久的。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综合分数为42.06,较2002年提高8.99%,说明经营效率处于缓慢提高阶段,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在市场开拓与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经营效率中,应收帐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变动,是引起经营效率变化的主要指标。
3、A股上市公司经营效率优秀排名
(四)总体增长能力分析
1、分析数据统计
2、总体增长能力快速提高
通过对企业的增长能力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的趋势。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增长能力综合分数为57.79,较2002年提高17.00%,说明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增长能力处于稳定展阶段,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在扩大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增加资产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在增长能力中,净利润增长率和流动资产增长率的变动,是引起增长率变化的主要指标。
3、A股上市公司增长能力优秀排名
(五)总体投资者获利能力分析
1、分析数据统计
2、总体投资者获利能力略有下降
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股票投资者获利能力综合分数为40.45,较2002年下降2.18%,说明股票投资者的获利能力处于萎缩阶段,上市公司在提高每股收益和优化股利分配政策等方面的作为一般,股票投资者的获利能力较上期有所降低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提请分析者予以警惕。股票投资者的获利能力的降低,对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企业形象、股东投资信心以及既定战略方针的执行等多方面会产生影响。
3、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获利能力优秀排名
A股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BBA风险过滤器------根据BBA风险过滤器的"病毒"模型和用户自建的"病毒"模型,利用财务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综合搭配的处理,使之找出符合病毒特征的上市公司,从而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过滤。
BBA财务风险分类评价体系------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方面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后,反映上市公司所面临的风险隐患大小及紧迫程度,从而对上市公司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揭示。
(一)整体财务风险过滤
1、财务风险过滤体系
BBA风险过滤器------根据BBA风险过滤器的"病毒"模型和用户自建的"病毒"模型,利用财务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综合搭配的处理,使之找出符合病毒特征的上市公司,从而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过滤。
财务风险过滤器系统能够为分析者提供快速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粉饰报表的可能性和资产质量恶化情况的便利途径,警示投资者进一步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和规避风险。
2、分析数据统计
3、粉饰报表的现象有所增加
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整体财务风险过滤结果为:利润操纵可疑型1家与2002年持平,短期变现能力较弱型14家与2002年持平,粉饰报表可疑Ⅰ型8家比2002年减少5家,粉饰报表可疑Ⅱ型16家比2002年多出4家,粉饰报表可疑Ⅲ型12家比2002年多出3家,表明2003年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现象比2002年有所增加。
(二)财务风险分类评价
1、财务风险分类体系
BBA财务风险分类评价体系------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方面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后,分成"高风险类、次高风险类、关注类和正常类"四种类型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反映上市公司所面临的风险隐患大小及紧迫程度,从而对上市公司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揭示。
2、分析数据统计
3、财务风险分类结果分析
总体来说,2003年主要财务风险分类结果显示,各指标的"高风险"公司数量与2002年相比,增加133家;各指标的"次高风险"公司数量与2002年相比,增加218家;各指标的"关注"公司数量与2002年相比,增加117家;各指标的"正常"公司数量与2002年相比,减少91家。说明虽然2003年上市公司财务整体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财务指标有风险警示的公司数量却有所上升。
现金流量分析
(一)分析数据统计
(二)现金流量总体评述
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6亿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22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05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9亿元。这表明2003年中投资扩大再生产热情高涨,将经营现金净额全部投入了固定资产中。在现金流入方面,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所占比例分别是69%、3%、28%,可以看出现金增加主要依赖正常的业务经营,而投资所得现金流入微乎其微;同时,经营与筹资的对比约为2:1,一方面是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体现,另一方面表明由于扩大投资造成的资金缺口需要通过筹资来弥补。在现金流出方面,三者比例是63%、10%、27%,比较现金流入明显看出向投资活动倾斜,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相一致。
2、现金流动性略有下降
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现金流入负债比为0.16,较2002年有所降低,说明两市A股上市公司现金流动性有所减弱,现金支付能力有所下降,债权人权益的现金保障程度小幅降低。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为8.09%,较2002年小幅下降,说明两市A股上市公司将全部资产以现金形式收回的能力与2002年相比有所减弱。
3、获取现金能力略有下降
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销售现金比率为11.84,较2002年小幅降低,说明两市A股上市公司获取现金能力有所降低,收益的实现程度不如2002年。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为0.47元,与2002年略有提高,说明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资产现金含量变化不大。
4、财务弹性小幅下降
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现金满足投资比率为0.48,较2002年有所降低,说明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弹性逐步缩小。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保障倍数为2.99,较2002年略有提高,说明股利支付能力逐渐增强,财务弹性的小幅下降使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小幅上升,现金流量对股利政策的支持力度有所提高。
5、现金营运风险略有增加
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现金营运指数为1,较2002年小幅降低,说明两市A股上市公司现金回收质量有所下降,停留在实物或债权形态的收益比重小幅上升,增加了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营运风险。但是,由于现金营运指数绝对值较高,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营运风险并不是很高。
审计报告结论统计
(一)分析数据统计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大幅提高
2003年上市公司财务审计报告结论统计结果显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解释无保留"、"解释有保留"、"拒绝表示意见"的财务报表审计意见与2002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说明2003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大幅提高。
(附注:由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格式有别于其他上市公司,因此本篇的"两市A股"不包括金融类上市公司。)
更多财税咨询、上市辅导、财务培训请关注Z6尊龙官网咨询官网 素材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由Z6尊龙官网咨询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