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新型冠状病毒突发重创市场的同时,有着“融资机器”之称的商汤科技推迟 IPO 的消息,也在近日引爆业界。
据外媒最新消息称,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商汤科技推迟了今年在香港进行高达 7.5 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转向私募市场。
而在此之前,誓据传要拿下“中国 AI 第一股”的旷视也遭遇窘境,原递的资料失效,还需要二次提交 IPO 招股书,并需更新最近半年的财务数据,“AI 第一股”悬而未决。然而,被称为“AI 芯片独角兽”的寒武纪,在业界看来更有望成为“AI 芯片第一股”。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让各大传统行业措手不及,也影响了资本市场,让原先就小心翼翼的 AI 独角兽们,再次放缓了迈向资本市场的步伐。
商汤推迟 IPO 计划 或进行 IPO 前融资
成立于 2014 年的商汤科技是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服务商之一,也是中国科技部指定的 “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是公认的“国家队”。
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称,预计该公司 2019 年的营收将增长 200%至 7.5 亿美元。考虑到其投资计划,该公司的现金流仍为负。但据了解,商汤过去几年的年收入增长率均为 400%。
知情人士称,“如果我们等待,我们的上市结果会更好一些。此外,目前的形势实际上已经关闭了 IPO 市场一段时间。”
对此,商汤科技既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筹款计划。相反,该公司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现阶段我们没有任何新的财务计划或信息可供分享。”
事实上,该公司去年开始与中国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合作进行 IPO,但由于美国将包括商汤科技在内的八家中国公司列入黑名单,其 IPO 计划受阻。
自今年 1 月中旬的高点以来,全球股市已经损失了近 20 万亿美元。由于投资者会议被取消,潜在的 IPO 申请者不得不推迟计划。Dealogic 的数据显示,香港是去年全球最大的 IPO 市场,2 月份新股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减少了 93%至 4900 万美元。与此同时,2 月份只有 3 家公司在香港上市,而去年同月有 9 家。
鉴于目前情况,知情人士补充说,商汤科技可能会考虑从现有和新的支持者那里筹集 5 亿至 10 亿美元,或者进行 IPO 前的融资。
商汤科技不仅是目前国内人脸识别技术的领军企业,而且其“惊人”的融资速度而备受关注。自 2014 年成立至 2019 年,短短 5 年时间,就累计融资了超 30 亿美元总融资,背后的投资者有阿里巴巴集团、高通和软银集团等。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 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商汤科技估值达到 400 亿元人民币,位居 CV 四小龙(商汤、旷视、云从、依图)榜首。
IPO 一直在路上 何时落地仍未可知
2019 年一些 AI 头部公司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上市,“CV 四小龙”、智能语音及 AI 芯片等相关初创公司均有过上市传闻。
其中,最大的热门当属旷视科技。去年 8 月 20 日旷视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一时间被称之为“AI 第一股”。2019 年 11 月下旬,据外媒报道,由于香港监管机构要求提供更多信息,导致旷视科技未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当时,旷视科技对外回应称:该消息不实。而今年 2 月 24 日,据港交所官网信息,旷视科技的申请状态又为“失效”。
看似十分坎坷的上市历程让潜在投资者们和 AI 从业人士都捏了一把汗。
好在,旷视并没有放弃,其实自递交招股书之日起至 2 月 24 日,于 2 月 24 日超过半年有效期,旷视回应称,上市进程仍在正常推进中,正在更新材料。并且,据知情人士爆料,旷视已于去年通过聆讯。公司在 2018 年实现扭亏为盈,且毛利率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同为“CV 四小龙”的云从科技在申请科创板的消息也已经敲定,云从科技孵化自中科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因此业界也称之为 AI 领域的“国家队”。
基于这样的背景,云从科技临时转向在科创板上市也更符合其身份。日前,从天眼查上获悉,广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变更为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知情人士告称,云从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后,计划在国内科创板上市,上市时间可能会在 2020 年底。
另一条“小龙”依图科技, 去年年中时曾有内部知情人士透露说,目前已实现收支平衡,但具体盈利状况不方便透露。另外一个公司上市有多难,如果要选一个地方上市的话,“大概率是会在科创板”,“一方面由于上海市政府对依图大力扶持,另一方面由于依图 TO G 的业务,如安防、医疗占了较大比重,不出意外会上科创板”。
不过,目前消息仅仅限于依图去年 9 月 3 日晚间对寻求科创板上市的报道做出的回应。该公司回复记者称,“我们重视资本市场,也在积极评估各种机会中,目前没有明确计划”。
与此同时,云知声已经与中金公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上市。云知声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语音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2019 年 7 月 16 日,中金公司已经向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报送了辅导备案登记材料。但是此后一直无新进展,AI 报道从知情人士获悉,云知声近期可能会递交材料,但具体情况还无法告知。
2 月 28 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官网晚间公布,2019 年 12 月 5 日,中科寒武纪与中信证券签署 A 股上市辅导协议,将开启科创板发行上市的进程。
据 IHS Markit 发布的数据,到 2025 年,AI 应用市场规模将从 2019 年的 428 亿美元激增到 1289 亿美元。有业内人士认为,“寒武纪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款 AI 芯片,在舆论上已经多了很多技术以外的东西,因而相关部门会一路绿灯,IPO 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寒武纪科技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按当前 25 亿美元的估值,势必会成为“AI 芯片第一股"。
中小企业命悬一线 头部 AI 企业成行业“晴雨表”
从 2016 年人工智能闯入大众视野,并一路获得热钱追捧时,就有相关从业人士为一个问题而困扰:AI 领域的泡沫会不会破裂?
自 2018 年以来,资本开始变得冷静,关注点转向 AI 的落地能力。2019 年,更是直接开始把焦点对准 AI 公司们的赚钱能力。
IT 桔子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11 月 25 日,2019 年人工智能公司融资笔数共 400 笔,相对 2018 年全年的 739 笔融资,降幅接近 46%;从融资额度而言一个公司上市有多难,2019 年总融资额度也出现回落,从 2018 年的 1240 亿元降至 2019 年的 797 亿元,降幅达到 36%。而且,投资正越来越向头部公司集中。
人工智能投融资趋势图(来源 IT 桔子)
“只有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有业内人士分析道,由于人工智能行业周期长,变现慢,需要大量钱去研发、试错。但是 2019 年人工智初创企业面临的情况是融资难、落地难、赚钱难、周期长,同时面临巨头的吞噬。在今年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的当下,日子也并不好过。
中科院资本执行董事李明认为,整体来看,疫情之下,各家 AI 企业的反应速度都很快,“但回过头来说,这些场景下新增的功能和产品并不是决定 AI 企业发展最关键的东西。疫情对所有产业都会是一次大洗牌,模式落后、产品单一、财务状况不过关的企业都会被淘汰。这次疫情是一个催化剂,但企业光有催化剂是发展不起来的。大浪淘沙,考验的反而是中小 AI 企业。”
一直以来,商汤、旷视等头部 AI 公司正如行业的“晴雨表”。此次商汤科技被曝放弃售股计划、旷视历经半年多 IPO 的悬而未决等事件的背后,都给 AI 初创企业的资本运作蒙上阴影。
疫情之下,可见 AI 独角兽们如何在资本市场上“捞到真金白银”,仍然需要拿出更多实际行动以及更大的诚意吧。
更多财税咨询、上市辅导、财务培训请关注Z6尊龙官网咨询官网 素材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由Z6尊龙官网咨询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