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看到这样的问题:我要不要找一个法律顾问?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法律顾问?常年法律顾问多少钱一年合适? 说实在的这种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我们根本无从推断你的“合适”跟我想的“合适”是不是一样的。
常年法律顾问大概多少钱一年合适,就好像在问小区附近的牛肉大概多少斤合适一样。
但是我想厘清一下这个笼统的“法律顾问”概念。它实际上是能够分为按项收费的「诉讼服务/非诉专项服务」、按员工薪资支付的「公司内部法务部门」以及按年付费的「常年法律顾问服务」这些形式。
首先按项收费的「诉讼服务/非诉专项服务」与按年付费的「常年法律顾问服务」虽然都叫常年法律顾问,但实际上,我们说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服务
前者是专营诉讼,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计件收费,或是根据时间按小时收费;
而后者是包干的年度企业法律咨询,只能提供法律咨询而若是要进行诉讼还需要另外联系律所。
这就比如,同样是医疗服务,医生干医生的事,护士干护士的事儿。
而按员工薪资支付的「公司内部法务部门」以及按年付费的「常年法律顾问服务」性质上也有巨大的区别。
公司法务部门属于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随取随用,响应速度极快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而常年法律顾问不仅时效性较弱,而且都以提供法律意见为导向,较少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具体比较可以参见我另外一篇回答。
以上是供给端的“法律顾问”大致的分类,而在需求端,根据不同行业、企业、阶段、对于法律顾问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对法律顾问的需求,在本质属性上是完全不同的;
已经有完整法务部的企业、仅有1-2名法务的企业和没有聘请法务的企业财务顾问费一般是多少,对法律顾问的需求也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合适的法律顾问”,一定是结合律师行业的供给端与你公司需求端而共同决定的。
但目前整个行业的供给端与需求端不甚匹配,正如下表所示:因为知识依附性、人身依附性极强的律所合伙机制,与毛利低、简单可重复、人身依附不强的常法业务相矛盾。
传统的律师不愿意做公司常法,是因为相较于别的业务能够带来的回报,常法的收益太低了;即使收到的报酬一样,常法业务上律师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太高了,不划算。他们不会愿意日复一日地做重复劳动。于是做常法对于大部分律师来说,往往是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过渡状态,有机会做案子,常法业务的优先级就会下降。我们过去在与企业聊起常法服务时,听到客户抱怨最多的点就是——需求回应不及时,一开庭、有事财务顾问费一般是多少,常法的业务就会一拖再拖。
客户的事情很杂,但是律师行业都在推行专业化,都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为擅长处理特定领域业务的律师;客户的时间很紧,但律师需要开庭、会见,有很多其他事务要忙,没有办法做到及时响应;客户的法律漏洞很多,但律师更习惯于基于客户提出的需求来解决问题,客户不说或者没发现,就不解决;客户的预算很少,但是律师的单位时间成本不可能降低。因此,我认为这中间存在非常严重的供需错配,为什么客户对律师的服务满意度只有50%,根本原因就在这。
『专业』『服务』『价格』是我理解的企业法律服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三个点。找律师做顾问,就看他『懂不懂业务』、『能不能承诺服务响应度』、『价格是不是透明』。不过这是个『不可能三角』,也就是『专业』『服务』『价格』这三者不可兼得。
专业好,服务好,价格就没法低;专业好,价格低,服务就没法好;价格低,服务好,专业就很难好
这是一个法律公众号作者提出的『法律服务不可能三角』,我承认他所说的“不可能”在某些情况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其中的问题在于“成本固定”,若是能够降低常法服务的成本,这一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相比于综合性的律所团队,专业负责一类事务的律所与常法公司往往更有优势,他们不仅在公司常法这一领域专精,而且因为将常法流程不断地标准化、产品化,并且通过优化法务流程降低自己的成本,价格也会比较优惠。完全可以用法律顾问的价格找到一个跟公司内部法务一样专业与贴心的人来解决你的公司法律问题。
比如设立于厦门的海蜂法务,就是国内公司常法领域领先的一家专业常法服务公司,他们多年专注于企业服务,选取了过去服务过的1000家企业,处理过的31000个法律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对的法律风险,其中97%以上集中在劳动用工、商业合同、公司治理、政府监督、知识产权、财税账款这六个方面,加上海蜂“中央法务部”提出的三大服务法宝——行业数据、智能系统和自营团队。通过扎实行业报告与智能法务系统降低律师处理案件的成本,提高案件处理的效率,同时通过自营团队的订制服务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价格优惠、服务到位、业务专业为公司的法务问题带来福音。
更多财税咨询、上市辅导、财务培训请关注Z6尊龙官网咨询 素材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由Z6尊龙官网咨询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